都说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似乎擅长的事情很多,但并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突出价值。用好听的说法叫做还在积累,那么负面的说法呢?应该说就是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工作来放大擅长事情的价值。
这其实,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瓶颈,应当说是很多人瓶颈。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系统的、持之以恒的做一个工作本就是件难事,更不要说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反思问题带来的挫败感和孤独感。这其实是一个对自己不断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步本身就充满了痛苦,是一个修正心智不断挑战的过程。
然而,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很多人从这条荆棘的道路中走了出来。因为:很多人依靠自己的心智找到了苦难中蕴含的淡淡乐趣。这种乐趣,有些像吃黑巧克力,很多骨灰级的巧克力爱好者都很喜欢各种带苦的黑巧克力。我相信,他们只有吃了太多甜巧克力,才会上升层次到黑巧克力。也只有有了甜的基础,上升了层次,才会能品味黑色苦巧克力了美妙。这一定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很啰嗦的说了这么多,其实不过是为了下面的开场:找到我擅长的事情,并把他们总结下来。一个阶段总结一个,算是对自己众多爱好画出一个个小的句号。我知道,这是对自己意志和心智一次考验。
那么这个阶段来总结什么呢?我想还是从很多日常的工作入手吧,整理一下我们在日常计算机使用中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就是效率的来源。至少,我还觉得我在效率工作方面是有一些心得的。我给这个汇总起了个名字:你要的难道不是效率?加个副标题的话应该就是:用好软件,飞速办公。(浓重的广告特性,没办法,不好的话再改吧)
而这篇的博客,其实就是未来一个个关于良好计算机软件使用方式和习惯的汇总贴,后面探讨的每个话题,都会汇总在这个博客下面。最终形成强有力的体系。这其中,我还有一位Co-Writer:大路,他是一个很好的写手,虽然放下文字一些日子,但应该会很快的重新捡起来。我想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大学美好的研发阶段,在只言片语中逐渐巡回,这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软件,更是逝去的一段无忧年华。
上面的是序,好戏,慢慢登台!(目录,陆续更新补充……)
一、数据管理的基础是备份
我所理解的大数据[The Big Data in My Mind]
用好备份的工具[Make Good Use of the Tools in Recovery]
二、良好工作始于环境和习惯
从拒绝病毒开始[Start From Anti-Virus]
输入是沟通的基石[Input is The Basic of Communication]
文件是整理出来的[Documents are Sorted Out]
让硬件跟上思维的速度[Let The Hardware Much Faster]
三、不断丰富的电脑逻辑
找到一个软件格式顾问[Find a Format Software Consultant]
解决跨平台的协作[Solve Cross-platform Collaboration]
四、无处不在的GTD
时间管理的助手[The Assistant of Time Management]
如何管理自己的通讯录[How to Manage Contacts]
免费的CRM、PM、MM(Money网银)及其他M[The Free CRM、PM……]
五、网聚即人聚
用微博干什么?[How to Use Micro-Blog]
六、软件之外的日日功
PPT可不仅仅是骗骗他[PPT is not Cheat Him]
收集和整理的艺术[The Art of Collection]
七、思维让你走的更远之
信息冗余和信息片面[Information Redundancy & One-sided ]
努力学习却不得提高的症结所在[Efforts To Improve Learning Are Not Effective]
别人能检索到的我却检索不到[Why I Cann't Search it]
八、大总结
一张最有效率的信息图 试着整理打包所有的观点的信息图
……………………